我科研团队为减毒活疫苗开发提供新思路

新闻焦点 2025-09-14 20:26:24 8581

  【医线传真】

  科技日报讯 (记者罗云鹏 通讯员朱诗颖)2月27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获悉,科研开该所研究员司龙龙团队在《自然·微生物学》和《自然·化学生物学》上同期发表两项重要研究成果。团队提供该团队聚焦减毒活疫苗研发的为减位极人臣网关键共性难题,从介导病毒蛋白降解的毒活E3泛素连接酶的多样性、病毒蛋白和氨基酸位点的疫苗多样性两个方面,对蛋白降解靶向(PROTAR)疫苗技术进行优化迭代,新思分别建立了PROTAR流感疫苗库,科研开研发了疫苗2.0,团队提供为更加安全、为减有效的毒活减毒活疫苗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病毒组装自身结构和行使生物学功能很大程度上依赖病毒蛋白。疫苗位极人臣网研究团队设计出独特的新思“生命开关”元件——PTD,用以控制病毒蛋白的科研开稳定和降解。司龙龙解释说:“PROTAR疫苗技术的团队提供设计原理是利用细胞中的蛋白质降解机器——‘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将PTD引入至病毒蛋白,为减使得病毒在进入正常细胞后,病毒蛋白被系统识别并降解,降低病毒复制能力,实现病毒减毒,从而将病毒变成潜在疫苗。”

  在PROTAR疫苗设计中,病毒蛋白的特异性降解由PTD以及其对应的E3泛素连接酶决定。目前,在真核细胞中已经鉴定出超过600种E3泛素连接酶,为PROTAR疫苗的多样性设计提供了生物学基础。研究团队以流感病毒为研究模型,利用E3泛素连接酶的多样性,设计并成功构建了22类PROTAR疫苗株,拓展了PROTAR疫苗的种类,并展示出PROTAR疫苗的多样性。

  由于第一代PROTAR疫苗技术仅允许PTD装载在病毒蛋白两端,可能会限制PROTAR疫苗技术在不同病毒中的广泛应用,团队又开发了PROTAR疫苗2.0,可支持PTD元件装载在病毒蛋白的任意合适的位点,包括病毒蛋白两端和内部位点,还能实现多个PTD元件在同一病毒颗粒中的同时装载。

  在犬肾细胞(MDCK细胞)、小鼠模型、雪貂模型的验证实验中,研究团队证明了PROTAR疫苗2.0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免疫原性、交叉免疫保护效果;并进一步在多种流感病毒中证明了其通用性。

(责任编辑:王婉莹)

本文地址:http://maanshan.gecampus.com/news/969d22398807.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联大通过决议支持关于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及实施“两国方案”的纽约宣言

南方雨势逐渐减弱 本周初中东部炎热将达鼎盛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三跑道校飞完成 计划年内投用

山航回应“航班落地起落架疑似故障”:已脱离

美国移民执法人员在波士顿展开突袭行动

友情链接